项目 招商 商城 分享 旅游 公众 培训 企业 提示 美村 林业 蔬菜 水果 渔业 政策 经验 资讯 养殖 种植 农资 电商 直销 行情 会展 供售 求购 情感 风采 招聘 观点 广告

  水泥路通村入户,小洋楼错落有致;产业如珠串联,收入丰富多样;村庄越来越美丽,群众越来越富裕。夏日的三秦大地,姹紫嫣红、瓜果飘香,一派繁荣景象。

  党的十九大以来,陕西省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,出台了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》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(2018—2022年)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,明确了陕西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思路、目标任务、工作重点、保障措施。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“三农”工作任务,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基础,全省上下凝心聚力、砥砺奋进,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。

  特色产业如火如荼 大棚就是“小金库”

  夏日的先锋村,风轻云淡。一座座大棚像排列整齐的列车,蔚为壮观。

  6月12日上午,先锋村村民李飞早早来到自家的大棚,为辣椒浇水施肥。李飞家种了40亩地,其中有7个大棚全部种植辣椒。“再过半个月就可以上市了。”看着一株株辣椒秧挂满了嫩绿的辣椒,李飞高兴地说,“7个大棚旱涝保收,每年纯收入至少在8万元以上,仅靠种植辣椒一项,就把日子过红火了。”

  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定边县白泥井镇先锋村,早在2005年就率先在当地发展大棚产业。多年来,从辣椒的育苗、种植、储存到销售,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。以辣椒为主的大棚蔬菜已成为该村农民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,现有各类蔬菜大棚3700多个,种植辣椒8000亩,其中大棚辣椒近4000亩。2020年,全村农业总产值1.3亿元,人均纯收入4.3万元。

  “先锋村的辣椒个大、味美,名气大着呢,远销北京、上海、广东等地。”先锋村党支部书记王彦芳自信地说,“村里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有大棚,80%的农户收入在10万元以上,50万元以上的有70多户,100万元以上的有10多户,每一座大棚都是一个‘小金库’。”

 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,陕西省坚持把发展乡村产业、促进产业振兴作为首要任务,以实施农业特色产业“3+X”工程为抓手,持之以恒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。截至2020年底,全省苹果栽植总面积达到945万亩,产量1130万吨,全产业链产值实现千亿元目标;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362万亩,总产量1260多万吨,全产业链产值实现千亿元目标;奶山羊存栏280万只,羊奶产量79万吨,全产业链产值355亿元。红枣、核桃、杂粮、茶叶、木耳、中药材等50多个区域特色产业优势持续增强,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。

  环境建设日新月异 乡村美景入画来

  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林荫栈道、小桥流水、花团锦簇……走进翠华山脚下的四皓村,美丽的景色如入画中。

  6月13日下午,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街道四皓村69岁的村民张义学给院前的菜园浇完水后,拿起扫帚将带到水泥路上的泥土扫得干干净净。“好不容易把村子打扮得这么漂亮,咱得把自家的院里院外收拾利落。环境好了,大家都要爱护。”他说,近几年,四皓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过去最差的地方变成了最美的景观。

  “垃圾乱扔,污水横流,门前柴草乱堆,旱厕臭气熏天。”四皓村村民不会忘记村里曾经的状况。该村党支部书记骆小爱说,2018年以来,长安区先后组织开展清洁乡村、美丽乡村、花园乡村建设行动,四皓村抓住机遇顺势而为,按照“沿路是花园、门口是菜园、村民共建幸福家园”的规划,努力把村子建成了出门即美景的花园乡村。全村已经全面完成户厕改造,生活污水可直排污水处理站,每户都配备分类垃圾箱,由专人负责收集至垃圾投放站。路面硬化、太阳能路灯、监控摄像头实现全覆盖。

  如今的四皓村,贤铭村史馆、家风家训长廊、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等,为焕然一新的村落锦上添花。

  陕西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,建机制、定方案、出政策,高位推动、系统谋划、分类实施,先后开展以“八清一改”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、全面推进厕所革命等一系列整治行动。截至2020年底,全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,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占比93.96%,467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,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9.3%,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7.6%,累计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435.2万座,普及率达到70.2%,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260万座,普及率达到42%。同时,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乡村,改善村容村貌,完善管护机制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。

  乡村文明万象更新 新时代展新风貌

  “自从村里建起‘千人腰鼓’大舞台,很多村民不在外面打工了,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。”延安市安塞区白坪街道冯家营村村民王俊明说。

  今年57岁的王俊明从11岁起就学会打腰鼓,当地每年举办的文化活动中绝对少不了他。直到30岁那年,为了养家糊口,王俊明不得不放下鼓槌,握住方向盘搞运输。10多年前,王俊明重操旧业,联系了一伙腰鼓手搞商演。“自己的愿望也实现了,还有可观的收入。”他说。

  2018年,冯家营村建起“千人腰鼓”大舞台。不少当地村民登上了家门口的舞台,王俊明首当其冲。“打腰鼓是集体活动,要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才能打出好的效果。”他说,村里发展文化产业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,还凝聚了人心,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好了。

  “腰鼓打出了村民的精气神儿!”冯家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延斌说,在打造文化村过程中,冯家营村建立完善了村规民约、村民议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禁毒禁赌会、红白理事会“一约四会”机制,积极开展“文明家庭”等评选推荐活动,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,树立乡风文明新风尚。

  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。陕西省把繁荣乡村文化、推进乡风文明作为构建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,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。广泛开展“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”系列宣讲活动,并通过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、全省农歌大赛、扶贫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,展示新时代新农人新形象;深入推进“厚德陕西”道德实践,倡导喜事新办、厚养薄葬、节俭养德、文明理事的社会风尚。各地总结经验、推陈出新,建立新的乡规民约,设立“孝道基金”“道德银行”“爱心超市”等,倡导尊老爱幼、妯娌和睦、邻里团结、遵纪守法、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,凝聚起全省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。